□记者钟清兰 文/图
近日的一个傍晚,暮色如墨,悄然漫染天际。晚7时整,家住赣州市中心城区瑞金路的陈晓毛放下碗筷,步伐稳健地走向车库,将充好电的沉重音箱、凳子和垫子等搬上三轮车,75岁的他动作虽略显迟缓,却娴熟而有序。仔细清点确认物品无一遗漏后,他跨上三轮车,朝着章江新区长征广场缓缓驶去。在那里,数百名中老年人正满怀期待,盼着音箱里响起欢快的舞曲,好舒展筋骨、翩翩起舞。
7时30分,悠扬的音乐在夏夜的晚风中悠悠飘荡,300多名身影随之舞动,在广场上绘就一幅灵动鲜活的画面。此时,完成设备安置的陈晓毛终于能在广场边稍作休息。他擦去额头细密的汗珠,扬起欣慰的笑容,目光温柔地望着沉浸在舞蹈中的中老年舞者。
为广场上跳舞锻炼的人们运送音响设备,这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陈晓毛却用12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坚守故事。12年前,当陈晓毛得知广场舞蹈群体急需专人每日接送音箱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站出来承诺:“我来运送音箱吧,每天准时会送到广场。”从那以后,寒来暑往,春去秋来,陈晓毛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暮色守护者,默默守护着健身人群的健康与欢乐。
“我们这个舞蹈群体完全是公益性质,大家坚持在这里跳舞健身十几年了。陈大哥无偿运送音箱,功劳特别大!要是没有他日复一日的坚持,我们很难走到今天。”舞蹈群体管理人员刘晓红感慨地说。每逢雨天,陈晓毛都会细心询问大家的意见,将音箱转移到南河大桥桥下的空旷处。雨过天晴后,他又及时把设备搬回广场,还主动拿起扫帚,带头清扫广场上的积水,为大家营造良好的跳舞环境。
“我现在一天不跳舞就浑身不自在,真的要好好感谢陈大哥,要是没有音箱,这舞根本没法跳。”舞者谢先生话语中满是感激。那个承载着中老年人欢声笑语的音箱,足有四五十斤重,对于普通老人来说,单手提起并非易事。但陈晓毛却笑着说:“天天提,都习惯了。”
当被问到为何能12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时,陈晓毛的回答质朴而真诚:“只要大家能开开心心锻炼,我就服务得高兴。”在这个每天聚集几百人的广场上,偶尔会因小事有口角纷争。每当这时,陈晓毛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神奇的是,只要看到他的身影,争执双方往往会不自觉地平静下来,矛盾也随之化解。这份无需多言的信任,是他用4000多个夜晚的无私付出,在众人心中树立起的良好口碑形成的。
晚上9点半,舞曲渐渐停歇,广场上的热闹氛围也慢慢消散。陈晓毛再次起身,认真清点、整理所有设备。整理过程中,时常可发现舞者遗落的水杯、手机、提包、钥匙等物品。他拾起后便会静静地守在广场一角,耐心等待失主回来认领。“东西丢了,主人肯定会回来找。要是一时没来,我就先带回家,第二天再送过来。”陈晓毛说。12年间,400余件失物经他之手,最终都完好无损地回到主人身边。
深夜10点多,广场重归寂静,陈晓毛骑着满载设备的三轮车踏上归途。路灯的暖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渐渐融入夜色之中。次日晚7时,陈晓毛又会准时出发,继续践行那句坚定的承诺:“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