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秀
老家的老屋在岁月中逐渐暗淡失色,陪伴它的,是角落里的一辆二轮板车。每次回老家,我都会与这架破旧的板车对视良久,儿时的记忆便如开闸的洪水般涌上心头。
曾经,这辆二轮板车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工具,帮父亲支撑起全家生计。
农忙时节,板车像老黄牛一样,不知疲倦地在田间地头忙碌穿梭。插秧的时候,嫩绿的秧苗整齐地码放在车上,随着父亲稳健的步伐,被送往水田里;施肥时,刺鼻的化肥和牛粪,都被它一一驮起,一趟又一趟,将滋养庄稼的养分送到土地里;到了收割季节,金黄饱满的稻谷用麻袋装满,沉甸甸地压在它身上,它依旧稳稳当当,把一年的辛劳成果运回家。
在平常时间,板车也没有丝毫懈怠。山林间的柴火,是冬日里温暖的保障,父亲推着板车穿梭在树林中,用一捆捆的柴火把它装满。那时的我,总喜欢跟着父亲。去的时候,我像只欢快的小鸟,坐在空车上,一路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回家的路,有时是蜿蜒的上坡,我便学着父亲的样子,在车后用力地推着,遇到下坡,父亲总是笑着让我坐回车里,叮嘱我抓好把手。风在耳边呼呼作响,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快乐,仿佛拥有整个世界。
为了改善生活,父亲四处在附近找工程的苦力活干。修路的工地上尘土飞扬,劳动强度很高。父亲推着板车去做搬运工,装满沙石的板车,沉甸甸的,每推一步,都让父亲的手臂青筋暴露,汗珠一颗颗从额头流淌下来,他推着板车一步步稳步向前,直到我们得以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父亲对板车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劳作归来,无论多么疲惫,他都要仔细地擦拭板车。他先用软毛刷子扫去车上残留的泥土和杂物,再用湿布一点一点地擦拭木质把手和车架,连车轮的缝隙都不放过。遇到板车上沾了油污,他就用家里省下的肥皂,搓出泡泡耐心清洗,直到板车恢复干净整洁。清洗完毕后,父亲会从屋里拿出干净的抹布,把板车擦干,生怕残留的水渍让它生锈。遇到烈日或大雨天气,父亲总是会把车挪到屋檐下避免日晒雨淋。
时代在不断进步,各种现代化的机械用具逐渐取代了板车这种老式工具的位置。随着我们一家从乡村搬进了县城居住,板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父亲安置在了老家的老屋。每次回到老家,父亲总会在板车旁驻足良久,眼神复杂,犹如与一位浴血奋战多年的老战友重逢,偶尔,眼里还泛着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