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灵莉)“没花一分钱,用参加活动攒的积分换了一桶食用油,用积分还可以换其他生活用品。”近日,在石城县小松镇丹溪村积分兑换超市,村民李勇拿着刚兑换的生活用品高兴地说。这一暖心场景,正是小松镇推行“积分制”治理模式的生动写照。
让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才能实现从“单向管理”到“双向互动”的治理升级。小松镇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制定“积分制”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如“生活化积分”涵盖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为村民行为提供了衡量标尺,使治理要求具体可行。为让积分制运行更便捷高效,小松镇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了“平台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的积分管理系统。各村(社区)通过系统便捷开通并激活群众积分账户,实现远程灵活赋分。群众持卡即可在圩镇或村级积分兑换超市轻松兑换物品,彻底告别繁琐的纸质登记。
此外,小松镇还把“积分制”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力抓手,将部分群众诉求巧妙转化为“积分任务清单”,并深度融合党员管理机制。党员在亮身份、践承诺中争当先锋,形成了“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积分发放总量超14万分,党员和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困难群众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同时推动解决300余个民生问题。
从积分超市里的欢声笑语,到大街小巷的党员红马甲,小松镇以积分制为纽带,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化为“激励引导”,让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