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雨
章贡区位于赣州市主城区,辖区内流动人口多,返迁安置房多,出租屋管理难度大。今年以来,该区探索推出出租屋评级管理模式,通过动态评级“小标签”,结合科技赋能和保险托底等方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实现矛盾纠纷变少、刑事警情下降、居住环境改善的良好成效。
创新“评定”机制 实现出租房精准管理
今年3月,章贡区出台《章贡区出租屋评级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建立了一套科学、动态的评级管理体系。房东通过平台上传出租屋信息并申请星级评定;租户根据星级筛选房源;入住后,租户信息通过前端“二维码”上传至平台,形成一人一房一档案,管理员通过系统后台核验信息,开展评级和巡查,实现精准管理。
“评级标准涵盖治安、建筑安全、管理服务等5类指标,分为1星到5星和禁租6个等级。”章贡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高星级出租房享有平台优先展示、季度巡查等便利;低星级出租屋则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定期巡查并监督指导整改。章贡区依托“智能安防小区”平台建设的出租屋评级管理系统,不但给房东带来了收益和保障,也给予了租房人员更多的选择权,大大提升了该区空闲房屋的出租率。据了解,瑞平小区所在街道积极动员房东参与星级评定活动,其房屋出租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0%。
引入保险机制 构建“问题联治”平台
公安、消防、住建……出租屋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
街道、小区、物业、邻居……出租屋的情况牵扯方方面面。
为此,章贡区委政法委整合数据资源、细化部门分工,形成了“条块联动、分级负责”的治理格局,多次召集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联席研讨会,构建“问题联治”平台。
公安部门负责治安风险评级及流动人口管理;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评级,并指导业主整改;区住建局和住房安置保障服务中心严控建筑结构和质量;区应急管理局、城管局、市监局,分别监管安全生产、违建整治和食品药品安全;各镇(街道)落实宣传动员、设施完善和评级实施。
不完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屋租赁纠纷案中,近一半涉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为此,该区创新引进保险机制融入出租屋管理,将出租屋内因意外导致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纳入保障内容,实现出租屋管理风险的规避和转移。
“过去网格员跑断腿,现在数据跑云端。”章贡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3月试点以来,该区已在章江街道瑞平小区、水南街道华欣小区完成小区人口信息摸排,建立出租屋台账,1100余套出租屋有了专属的“身份证”,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