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天的恩典

  □郭迪善

  在四季更迭的轮回中,暑天以其独有的酷热与炽烈,风风火火地从天空降临大地,成为自然界最为鲜明的特色。它不仅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也是对人类意志与毅力的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不小心,人畜中暑。暑天,就这样以其高温炙热的特点,让人谈之色变,恨不得逃离这烈日暴晒的季节。然而,于广袤田野间那些生机勃勃的农作物而言,暑天却是对大自然万物生长格外的慷慨和恩赐。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轻盈地冲破夜幕,暑天的序曲便在田野上欢快地奏响。在烈日炎炎下,万物似乎都在疯狂地生长着,树木更加葱郁,花草更加茂盛,而农田里,稻子、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在充足阳光与雨水的滋润下,更是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它们尽情地伸展身躯,贪婪地汲取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年复一年地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

  走进蔬菜园里,宛如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一排排嫩绿的黄瓜、苦瓜、冬瓜、瓠子、豆角挂在竹藤架上,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荡着秋千,它们每天在一点点变长、变粗、变大、变成熟。而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在阳光的呵护下,竞相生长,用各自独特的形态和色彩,诠释着对暑天的热爱,以丰收的果实回报着暑天的恩典。

  来到一片瓜果园,犹如进入一个凉爽的秘境,清风吹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甘甜诱人的气息,仿佛是暑天里清凉的音符,瞬间驱散了盛夏的燥热。这些瓜果,在暑天的怀抱中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华丽蜕变,它们用自己独特的味道,为暑天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甜蜜,让人们在这炎热的季节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稻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仿佛在诉说着成熟的喜悦,又像是在向农民们发出丰收的召唤。随着小暑、大暑节气的来临,田野里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双抢”,即抢收抢种,也叫夏收夏种。

  在农业机械化还很少推行的年代,学校放暑假后,我们这些小伙伴便成了家里的补充劳动力,与大人们一道投入到紧张的“双抢”战斗中,起早贪黑地割禾插秧、犁田耙田,既锻炼了劳动能力,又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家里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那时候,大人常讲的谚语“大暑不割禾,一夜掉一箩”,使我们懂得了抢收抢种任务的艰巨和农时的紧迫性,每天天不亮就出工,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家。大家按照分工,割禾、打谷、晒谷、犁田、拔秧、插秧……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抢时间、争进度,与时间赛跑。这边刚收割完早稻,那边就有人犁田耙田,整理好稻田,下午接着就插晚稻秧苗。他们的双手磨出了茧子,手脚沾满了泥土,汗水浸透了全身,也顾不得歇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这炎热的暑天里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在秋天里收获满满的希望。这样的劳动情景,正是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写照。

  季节的变换,宛如大自然精心编排的一场戏剧,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角色和使命。暑天,作为这场戏剧的重要一幕,用它的炽热与慷慨,滋养着每一寸土地,孕育着每一株农作物,为大自然,为人类,赐予了无上的恩典与丰厚的馈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赣江源
赣超:红土地的足球狂欢
暑天的恩典
峰山写生:山中所见
客家擂茶
记游燕子岩
燕子岩的冰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