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生百谷

  □郭起乐

  谷雨到了,雨便多了起来。先是淅淅沥沥,继而哗哗啦啦,最后竟滂沱倾盆了。望着窗外的雨幕,不禁想起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

  谷雨者,雨生百谷也。农民视此节气为珍宝,因为此时雨水充沛,最宜播种。田野里,人们弯腰插秧,青翠的秧苗一排排立在水中,极目远眺,就像给大地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这大概就是“谷雨”二字的真意:雨水滋润谷物,谷物养育众生。

  记得幼时在乡下,谷雨时节最是忙碌。父亲天不亮就起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扛着锄头往田里去。我常常跟在他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田里的水没过了我的小腿,凉丝丝的。父亲说,谷雨前后种下的庄稼,到秋收时最为饱满。

  “谷雨不雨,农夫休矣。”父亲常常念叨这句话。我那时不解其意,只觉得雨下得多了,道路泥泞,玩耍不便。如今想来,方知农民对雨水的渴盼,竟如婴儿盼望着母乳。雨水少了,谷物不生;雨水多了,又唯恐洪涝灾害。谷雨时节,雨要下得恰到好处。

  我家的阳台上留下了谷雨的痕迹。前几日刚刚买的一盆绿萝,在雨水的滋润下,竟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片蜷曲着,像婴儿的小手,慢慢舒展开来。不禁想起乡下田间的秧苗,想必也是如此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吧。

  谷雨时节,昆虫也活跃起来。蚂蚁排着长队搬运食物;蜜蜂在雨停的间隙匆忙采蜜;蜗牛则趁着潮湿,慢悠悠地爬过路面,留下一道闪亮的痕迹。这些小小的生命,都在享受着谷雨带来的生机。我想,天地之大,万物之众,竟都仰仗着这及时的雨水。

  雨停了片刻,太阳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那是被雨水浸泡过的土地散发出的气息。楼下的小贩推着车叫卖着新鲜的蔬菜——菠菜带着水珠,莴苣青翠欲滴,萝卜还沾着泥土。这些都是谷雨的馈赠,是雨水与大地共同孕育的珍宝。

  忽然想起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谷雨之雨,就是这样的“好雨”。它不早不晚,恰在谷物最需要的时候降临。

  傍晚时分,雨又下了起来。我撑着伞出门,见路边积水处漂浮着几片花瓣,粉色的,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谷雨时节,花开花落,本是寻常的事情。但看着这些被雨水打落的花瓣,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惜。转念一想,花瓣落入泥土,化作春泥,不也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吗?

  夜深了,雨声渐歇。我躺在床上,听着偶尔从屋檐滴落的水声,思绪飘向远方。谷雨这个节气,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曾经是那么重要,而今在城市生活中,却只剩下日历上的一个符号。城里人离土地越来越远,离大自然越来越陌生,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迷失呢?

  谷雨过后,便是立夏。雨水滋润过的土地,将迎来更加炽热的阳光。而那些在谷雨时节播下的种子,终将在秋日结出累累硕果。这便是大自然的承诺,是雨水与大地亘古不变的契约。

  雨生百谷,谷养芸芸众生。在这钢筋铁骨的城市里,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谷雨的本义,但只要雨水依旧按时而至,田野里的谷物依旧茁壮成长,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就永远不会消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健康
   第04版:赣江源
惠风和畅
石上生花
红色金塘的吟唱
雨生百谷
故乡的叮咛
樱花驿站
敬惜字纸
汗水的光芒
海上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