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王云燕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并出版发行。《纲要》强调,要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们要从严把政治方向、引领社会风尚、把握舆论导向和坚定文化志向四个向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 

  严把政治方向,学思践悟凝心铸魂。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要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常学真学真信笃行;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和赣州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科学工作方法。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扛起主体责任。党中央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形势和动态,善于发现和判断各种隐蔽性、苗头性问题,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敢抓敢管,对各种错误思想做到敢于亮剑,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强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打造过硬队伍。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必须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以“红色”擦亮忠诚底色,把握“四个牢牢坚持”,担当职责使命,以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成绩创造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第一等的工作”。 

  引领社会风尚,塑造文明新气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定盘星。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重要载体,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聚焦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美德等紧密结合起来,引领知耻崇德、见贤思齐、明理向善的社会风尚;特别是要发挥好赣州优势,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历史、爱国主义为主题,形成本土化、标识化、常态化的教育形式或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要丰富和拓展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化文明实践。各级政府要发挥引领导向作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文明创建评比等活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制度化、具体化、日常化;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聚焦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激活赣南多元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核;要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在物质文明充分发展的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要以文化人、以文润心,提高公民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要建设书香赣州,立足群众视角,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要精心打造公共文化设施微空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以文化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 

  把握舆论导向,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提高宣传能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深走实走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能停留在不断重复喊空洞政治口号的套话上,不能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那样的宣传只会适得其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善于从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触群众关心的点、抓群众身边的事、说群众愿听的话、抒与群众共鸣的情、抚群众的心,让群众爱听爱看,启迪心智,产生共鸣。要落实“两个巩固”“四个牢牢坚持”,承担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职责使命。要把“两个巩固”“四个牢牢坚持”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群众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要坚持守正创新,做大做强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聚焦赣州新时代的沧桑巨变,讲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振兴发展、奋斗圆梦的故事。发挥新媒体分众化、裂变式传播优势,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大板块创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从内容、载体、形式等全方位打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坚定文化志向,繁荣文化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精耕细作出精品,传承保护本土文化资源。赣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要进一步打响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等文化名片,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名副其实、扬名全国、走向世界。要把“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融入保护传承、发展转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中,加大加深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史研究和时代阐释的力度,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打造一批具有赣州特色的文化标识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地标。要打造文旅融合树品牌,做强做优做特文旅产业。赣州旅游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量体裁衣”,围绕本土文化基因,因地制宜做项目;要把“流量”变“留量”,深挖文化根源,以文化厚植产业根基,让文化为旅游树魂塑形。赣州旅游产品要聚焦地方文化,宣传赣州文化、赣州特色,塑造赣州文化形象和精神标识,在文旅融合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要激励本土创作展形象,推动文艺精品百花齐放。赣州有丰富的创作题材,是一座文化富矿。近年来,赣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一个人的长征》《长征第一渡》《长征组歌》等文艺作品实现了红色历史的时代演绎,打出了赣州红色品牌。要培育和激励更多的本土艺术家、创作家,紧紧围绕赣州历史人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辨识度、彰显新时代风采、赣州形象的精品力作;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投融资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单位:赣州市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事
   第03版:知行
   第04版:瑞金新闻
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以口碑为尺 量业绩之长短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年轻干部当能知足、知不足、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