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魏晋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铸就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如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征程上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争创佳绩。 

  将爱国情怀内化于心。抗战史上的每一段历程,都铭刻着爱国情怀的印记;每一场战斗,都闪耀着忠诚的光辉。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赵一曼受尽酷刑仍高呼“甘将热血沃中华”,用铮铮铁骨诠释信仰忠贞;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弹尽粮绝,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战斗五昼夜,以生命践行“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狼牙山五壮士弹尽粮绝后纵身跃崖,用惊天一跃书写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如今硝烟虽已散去,但爱国主义信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爱国主义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报国”印刻在心中,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以必胜信念引领行动。十四年浴血抗战,是一部用信念与坚韧写就的壮丽史诗。无论条件何等恶劣、牺牲何等巨大,中国人民心中那“正义必胜”的信念之火从未熄灭。淞沪会战中,数十万将士前仆后继,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平型关战役,八路军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取得首战胜利;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军精锐部队,创造了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八路军发起大规模交通破袭战,有力挫败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每一次战斗,每一寸山河的坚守,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和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前方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将先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内化为今日改革攻坚的强大精神引擎,以“闯、创、干”的劲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善作善成,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地转化为惠及亿万人民的美好现实,在新征程上续写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篇章。 

  让协作精神成为自觉。“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战歌,至今仍激荡人心。它铭刻着面对日本侵略者时,中国军民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幼,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以钢铁般的意志凝聚起的磅礴伟力,支撑着全民族奋起抵抗、不惧牺牲,最终将侵略者彻底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铸就了伟大的胜利。无数实践证明,团结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更是成就伟业的基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率先垂范,将团结协作内化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头讲团结、讲协作,把团结看作一种胸襟、一种能力,始终牢记“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在大局中思考工作、谋划工作。 

  用优良作风淬炼成长。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既是意志的比拼,也是生存能力的考验。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抗日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克服了极端的物资匮乏,奠定了持久战的坚实基础。南泥湾从“烂泥湾”变为“陕北好江南”,正是这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作风,核心在于不依赖、不等待,立足于自身条件,通过顽强拼搏开创新局面。当前,我们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遭遇“卡脖子”的风险。广大党员干部更要赓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将其视为保持战略主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要以“甘做隐姓埋名人”的定力埋头苦干,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攻坚克难,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上取得更大突破,为民族复兴构筑起无比坚实的战略支撑。 

  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穿越惊涛骇浪、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磅礴奋进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越是任务艰巨,越是挑战严峻,就越需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获得永不枯竭的奋斗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一代,要勇担历史使命,以“青春之我”的奋斗姿态和“强国有我”的壮志豪情,主动到艰苦环境、斗争一线去磨砺,到关键吃劲岗位去淬炼,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和实践行动,在新征程的考卷上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作者单位:会昌县社科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知行
   第04版:时事
大力开展支持企业成长“榕树行动”
让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路径指向
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