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文清路小学梅江路校区五(2)班 丁俊茗
一有空,我就会去乡下的爷爷家玩,今年春末时妈妈带我去竹林里掰竹笋的情景令我记忆犹新。
竹林就在爷爷家附近,有几个操场那么大,里面长满高高矮矮、密密麻麻的竹子。竹子竿上分枝,枝上再生杈,杈上又长叶。它们又高又壮,绿绿的枝、青青的叶,长得郁郁葱葱,无不在向我们展示那强大的生命力。
哪里有竹笋呢?我一路走,一路找。找了三四遍,依然还是没有看到竹笋的影子。突然,我想起了爷爷说的话:竹子有竹节,竹节上会长枝,第一个长枝的竹节,如果只长了一个枝,那这竹就是公竹,下面没笋。长了两个枝的,就是母竹——只有母竹下面才会有笋。
刚刚还有些沮丧的我顿时又来劲了。这只有一个竹节,没笋;这有两个竹节,有笋 !经过一番仔细找寻,我顺利找到了几根母竹,可我围着几个竹蔸挖了两圈,依然连笋的影儿都没有见着。从进竹林到我“挖竹蔸”,妈妈什么也没说,直到这时,她才提醒我:“是不是忘了什么?”
哦,竹笋长在向阳的地方,需要水,还长在竹根朝向的方向……想到这里,我又急急奔向朝南的溪边小土崖——这儿又向阳,又有水,并有许多竹根朝向那儿。
“竹笋!竹笋!”随着一声大叫,一根细高的竹笋出现在眼前。它到我腿肚子高,有成年人拇指粗细。紧挨着地面的箨壳是灰褐色的,上面有些密密麻麻的黑点,上面还沾有一点土,竹笋中间的箨壳在光的反射下,居然还带有一点点银色。箨壳上长了许多小毛毛,在竹笋的最顶端——也就是笋壳的最尖尖部位,裂了开来,钻出几片绿叶。
此情此景,我哪里还按捺得住,上前一掰,“啪”地一声,竹笋断在我手里,被我直接装进了袋。继续往前走,“哇……”一大片竹笋出现在我眼前,有的只有小腿高,有的都到我大腿了,还有的则刚出土。我和妈妈可高兴了,直接冲上前,“啪”“啪”“啪”……掰竹笋的声音在竹林里回响。
就这样,我们用“土办法”,收获了一大袋竹笋。看来,真是做什么事都要摸清楚门道,方法对了才能事半功倍。
(指导老师:钟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