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赣州“客家纹样数据库”取得进展

收录2000余件珍稀纹样

  本报讯 (记者陈缘缘)近日,记者从赣州市客家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年不懈努力,“客家纹样数字再生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由该院创建的全国首个“客家纹样数据库”已成功采集、整理并登记客家纹样2000余件,覆盖90%以上已知客属纹样。这标志着我市在客家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活化利用与生活化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2024年10月,赣州市客家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启动“客家纹样数字再生工程”,旨在系统挖掘、整理与保护客家传统纹样资源。该工程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数字化存续”,即通过扫描、建模等现代技术对传统纹样进行采集、记录和保存,建立数字档案库;二是“基因式创新设计”,通过深入解析纹样的构成规律与文化内涵,提炼设计元素,并借助AI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纹样的重构与再创造。  

  自项目启动以来,研究院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赣州各县(市、区),通过实地走访、文献梳理和高清数字化采集等多种途径,全面开展纹样征集与归档工作。所收集纹样涵盖服饰、建筑、日常用具及宗教礼仪等多个领域,类型丰富、形态多样,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在扎实的纹样数据库基础上,市客研院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转化,自主开发多类文创产品,既保留传统纹样的美学精髓,又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使客家纹样重新“活”起来,走进当代日常生活。下一步,市客研院将继续推进客家纹样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应用工作,并逐步建立开放共享的客家纹样数字资源库,助力客家文化传承与传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科教
   第04版:新松
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赣州市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
赣州“客家纹样数据库”取得进展
兴国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
图片新闻
理事会“理”出乡村新风貌
图片新闻
市国投加快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
综合信息
一球封神 一战成名
注销公告
注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