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亮特殊儿童成长道路

安远打造“医康教融合”平台

  本报讯 (唐世浪 袁春兰 杜慧)近日,安远县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安远县第六托育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公建公营儿童托育康复医康教融合机构,中心总投资约1600万元,总建筑面积3195.9平方米,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全面、高效和精准的康复服务与教育支持,助力他们健康成长、融入社会。

  笔者走进该中心,看到大厅明亮宽敞,彩色的墙面绘有水果图案,走廊两侧安装了高低不同的双层扶手,每一处细节尽显对儿童行动安全的细致考量。

  “军军好棒!再来一次,试着伸手……”在感觉统合训练室里,4岁的军军(化名)正在康复师的耐心引导下,借助一套视知觉上下肢协同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师朱金荣轻声介绍:“别小看这个系统,对孤独症孩子来说,它不只是一种训练工具,更是一扇通向沟通世界的窗口。”

  该中心科学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评估室、作业治疗室、运动治疗室、音乐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个训室、集体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3D沉浸式智慧康复室及心理咨询室等,可满足不同群体的康复需求。在硬件方面,引进了一系列领先设备,如语言评估系统、孤独症评估与康复系统、3D沉浸式智慧康复系统、互动球多维运动系统、智能磨砂板、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中低频治疗仪和悬吊训练系统等,为科学评估与高效康复提供了可靠保障。“我们秉承‘关爱儿童,助力成长’的宗旨,创新推出‘医康教融合’模式,构建起覆盖儿童成长核心需求的综合服务体系,提供语言康复、运动康复、感统训练、认知康复、心理康复以及家庭康复指导等全方位康复项目。”安远县第一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廖平有说。

  此外,该中心还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团队,涵盖儿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特教老师等,能为每位儿童量身定制个性化、可动态调整的干预方案,实现“医疗—康复—教育”三位一体的科学介入,切实保障康复成效。针对特殊儿童家庭常面临的“工作与育儿难兼顾”问题,该中心特别推出托育服务,依托儿科医师、康复师、特教老师和专业保育员等多方力量,打造集医疗、康复与教育于一体的托育体系,把握康复黄金期,实现特殊儿童能力的提升。“我的孩子现在两岁多了,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开学就可以进入这里的托育班,我也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一位家长欣慰地分享,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缓解了家庭的照护压力,也为特殊儿童成长提供了更加包容、宽松的环境。

  从精准的康复干预到贴心的托育服务,从多元的专业团队到先进的设施环境,安远县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安远县第六托育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医康教”的深度融合与无缝衔接。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尊重、被支持,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科学指引和温暖陪伴。该中心正以实际行动书写医疗康复与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托起特殊儿童更加明亮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赣江源
安远打造“医康教融合”平台
户口簿上“再婚”能更改为“已婚”吗?
图片新闻
宁都以赛为媒激发消费活力
上犹智慧社区托起居民幸福生活
兴国多方联动破解灰鹅销售难题
合力聚起来 乡村活起来
综合信息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