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赣超”之火 逆风而起

  □记者余书福

  7月13日,“赣超”联赛首轮全部战罢,南北赛区10支球队(九江轮空)悉数登场亮相。引人瞩目的是,首轮比赛吸引了总计66960名球迷观赛,场均13392人的上座率,充分印证了这项赛事在江西人民心中的热度。其中,赣州主场对阵萍乡的比赛,观众人数高达21068人,场面尤为震撼。

  当晚,当赣州“鸟巢”的璀璨灯光点亮夜空,当两万余名球迷齐声呐喊“赣州加油”,当兴奋的观众自发掀起一波波壮观的人浪……“以球之名,为城而战”的足球嘉年华,在此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甚至有球迷笑言,从空中俯瞰“鸟巢”盛况,乍看之下,竟有几分欧冠赛场的感觉。

  自“苏超”火爆出圈后,全国各地一度掀起效仿热潮,“粤超”“桂超”“皖超”“豫超”“鲁超”“川超”等纷纷涌现,呈现出“争先恐后、百花齐放”之势。6月15日,“豫超”揭幕战打响,瞬间吸引了全国众多球迷的目光。“豫超”试图以“十八罗汉”对标“苏超”“十三太保”,却多少有点画虎不成,目前几轮战罢,始终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河南18个地市硬塞进32支俱乐部球队,郑州、开封等地同时存在三四支球队,球迷找不到“主队”,归属感难以凝聚,加之部分队名冗长拗口,冷场似乎在所难免。

  “豫超”的“前车之鉴”,让许多地方的足协收起了跟进冲动。大家深知,即便是“草根足球”联赛,也需周密规划,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时间,这股模仿风潮渐趋沉寂。然而,7月初,江西却突然“亮剑”:“运动赣鄱·活力江西”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宣布将于7月12日在南昌揭幕。消息一出,质疑声四起:“东施效颦!”“‘赣超’能火?名字倒写!”“江西不是江苏,别碰瓷,别凑热闹!”……不仅不少本地人不看好“赣超”,网络上更是一片冷嘲热讽。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顶着巨大压力,“赣超”于7月12日、13日如期打响。在省内各地媒体的强力助推下,各类充满地域特色的“梗”迅速传播,“赣超”热度持续攀升。首轮火爆的上座数据,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尤其赣南赛区,赣州队对阵萍乡队,以3∶1奏凯,瞬间点燃了全城激情。就在球迷意犹未尽之时,萍萍与赣赣暗送秋波,互传“情书”,“场上争输赢,场下诉衷肠”的创新举措迅速在网上发酵,赢得网民点赞、评论。有江苏球迷留言:“萍萍与赣赣的‘互撩’,我们怎么没想到!”“谁说‘赣超’只为‘抄作业’,萍萍与赣赣赛后谈恋爱,这招就很绝!”

  如今,“赣超”已成为赣州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赣州主场赛事更是一票难求。即将于7月20日上演的赣州队VS宜春队强强对话,早已吊足了球迷胃口,大麦APP“想看”人数已突破4.5万,且持续攀升,门票紧俏已成定局。

  平心而论,“赣超”首轮也暴露出场地、灯光、球市运营等方面的不足。不少网友难免拿出“苏超”作为标杆对比。值得欣慰的是,有大量球迷和网友为“赣超”加油鼓劲,认为“赣超”是当前“抄作业”最成功的。只要坚持正确方向,取长补短,深度融入江西本土特色与球迷文化,“赣超”品牌定能打响。

  “苏超”是榜样,“赣超”需学习,但绝非简单复制粘贴。

  “苏超”之火正旺,“赣超”之火初燃,却已现燎原之势。看淡胜负,享受快乐,“赣超”之火必将越烧越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赣江源
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赣超”之火 逆风而起
好“村晚”让文明新风润城乡
图片新闻
信丰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赣县区:雨污分流改造惠民生
当好“和事佬” 巧解“心头结”
广告
赣州:丝路上的千年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