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梅 赖恒俊 胡仰瑞
自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启动以来,崇义县建立“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机制,在生态环境、药品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公益诉讼领域积极作为,用法治力量为百姓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守护绿水青山 留住美丽乡愁
崇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守护好这片生态净土,紧扣“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主题,崇义县深入推进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崇义县人大常委会与崇义县人民检察院深度协作,依托“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珠江流域生态治理等开展专项监督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在珠江源头流域,曾出现水体污染和“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珠江流域水环境质量。2024年4月,崇义县人民检察院发现问题后,迅速行动,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督促整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人大的监督和检察建议的推动下,积极作为,组织人力对污水处理站旁堆积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河道垃圾数吨,还对省际交界处的污水沉淀池及井盖进行仔细检修,经过不懈努力,该区域如期整改到位,珠江源头流域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这是崇义生态公益诉讼的一个实例。
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崇义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构建“线索排查-精准监督-跟踪问效”全链条工作模式,累计制发检察建议6140份,形成强大监督合力。通过系列专项行动,督促回收清理生活垃圾超30吨;推动修复受损林地100余亩,整治违规排污口5处;依法关停违法排放污染物养殖场6家,督促矿山企业完成补植复绿面积80余亩。一系列扎实举措为崇义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县域发展的鲜明底色。
严管药品市场 守护群众健康
药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容不得半点马虎。崇义县人大常委会以“为百姓健康筑牢防线”主题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为契机,监督推动崇义县人民检察院强化公益诉讼职能,严厉打击药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在一次联合专项监督行动中,崇义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卫健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30余家药店、诊所、母婴店进行随机抽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药店存在严重问题,不但销售含有非法添加违禁成分“咪康唑”的“消”字号抗(抑)菌制剂,而且未向企业索要生产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材料,标签(含说明书)还出现或暗示疾病治疗效果等违法、违规情况。崇义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公益诉讼程序,依法立案调查,并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在崇义县人大常委会的全程监督下,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响应,成立专项工作组展开全面核查,依法对涉事药店作出行政处罚,形成有力震慑。
为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崇义县人大常委会与崇义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回头看”行动,随机抽查10余家药店,未发现问题产品再次流入市场,涉事药店均已完成整改。此外,崇义县人民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消”字号产品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检、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对药品及相关产品从流通到销售的动态监管,切实净化药品市场环境。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瑰宝
崇义县上堡梯田是国内三大梯田奇观之一,承载了厚重的农耕文明记忆,2018年4月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崇义的文化瑰宝。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上堡梯田灌溉工程系统中的部分水渠垃圾漂浮、杂草丛生、泥沙淤积,影响了上堡梯田的保护与利用。
2023年9月初,崇义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这一问题后,依托“河长+检察长”机制,通过调取相关资料、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实地调查等方式,查明了上堡梯田重点灌区内灌排渠系水渠堵塞、文化遗存保护不力的情况。随后,该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在人大的关注与监督下,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对案涉水渠进行集中清理,会同辖区乡镇对规划区内所有灌溉水渠开展检查,并安排人员定期巡查、清理。同时,对盘瓠遗存搭建围栏进行初步保护、设置保护标志,启动申报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程序,并制定长期保护计划。
为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崇义县人民检察院组织水利、文化、农业、林业等部门以及相关乡镇召开联席会议,探讨保护措施,并制定行政与司法保护协作机制。通过人大的监督和各方的共同努力,发挥了检察公益诉讼补位、行政执法兜底作用,有效维护了上堡梯田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社会公共利益。
崇义县人大常委会与崇义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机制,筑牢公共利益保护屏障,为崇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