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琐记

  □曾久生

  我对书有着刻在骨子里的眷恋。 

  上中学时,我沉迷于《西游记》《水浒》《说岳全传》,那些侠肝义胆、奇幻冒险的故事,如同时空隧道,带我穿越古今。后来,又邂逅外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看到保尔的坚韧,《红与黑》勾勒出人性的复杂,《战争与和平》则描绘出宏大的历史画卷。再之后,我一头扎进精品散文的海洋,冰心的《我梦中的小翠鸟》,那细腻的笔触,宛如春日微风拂面;茅盾的《卖豆腐的哨子》,以小见大,洞察社会百态;老舍的《想北平》,满溢着对故乡的眷恋;巴金的《秋夜》,透着深沉的思考;刘白羽的《日出》,则描摹出壮丽景象。诗歌更是我的心头好,席慕蓉的婉约、流沙河的深沉、杨朔的清新、萧白的灵动、徐志摩的浪漫,诵读时只觉唇齿生香,文字在口中滚动,似有音乐在心底流淌。文坛巨匠们,以妙笔生花,让文字展现出音乐般的韵律,这是天才独有的魔力。而我,仅为一个懵懂的欣赏者,对他们顶礼膜拜,视其为遥不可及的星辰,心存敬畏。 

  悠悠四十载岁月,如白驹过隙,而我对散文、诗歌的痴恋却愈发醇厚。它们宛如挚友,与我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写散文、诗歌,于我而言,恰似给心灵打开一扇窗,任思想自由翱翔,把对这大千世界的懵懂认知、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尽情倾诉。最初沉醉于散文、诗歌,是因为它们的真实与亲切,捧读佳作,如同与一群聪慧随和的挚友对坐夜谈,他们以文字为舟楫,载着我驶向色彩斑斓、绮丽迷人的精神世界。 

  如今提笔写散文,我笃信真实乃其灵魂所在,这种真实,既是对客观世界的忠实描摹,也是灵魂深处的坦诚袒露。一个散文、诗歌创作者,若不能在字里行间,绘出灵魂的斑斓色彩,那文字必如枯槁之木,毫无生机,难以动人。好散文、好诗歌,恰似作家、诗人的人格镜像,灵魂的猎猎旗帜,于文字间飘扬。 

  时移世易,文学的风光不再似往昔那般夺目。那些饱含激情、悲天悯人的文字,或许无法叩开所有灵魂的大门,引发共鸣,但我心怀笃定,只要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这世间一日不熄,文学之火便不会熄灭,其魅力也将恒久流传。真正的文学,是人类情感的奔涌、理想的高歌以及良知的坚守,凝聚着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诗意憧憬,谁又能阻挡这份自由灿烂的憧憬在人间振翅高飞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黄裕平《敢将风雨铸豪情》读后
~~~
~~~
~~~
~~~——读何少华《一路清唱》有感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化 悦读
   第04版:专题
雅怀健笔写春秋
读书琐记
一本书的旅行
读书三级跳
岁月的轻吟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