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创新助力赣州稀土产业走向“深蓝”

  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阳春三月,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忙着开展海上风电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全力攻克“卡脖子”难题。“我们利用稀土新材料研发海上风电设备,发电能力比传统设备提高20%,节约永磁材料10%以上。”研究员王海峰说。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深水、浪涌、低温等自然条件对工程产品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稀土王国”赣州深耕科技创新,整合稀土行业高端科研力量,积极推进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加快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陆续推出一系列“高精尖”产品,赣州稀土产业健步走向“深蓝”。

  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工钢的国产化率只有不到40%。江西理工大学与多家科研高校、国内钢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系列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板并产业化,相关项目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产品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在钢种冶炼中添加了稀土元素,从而解决了海工钢所需的高强韧性、特厚规格板心部质量均质化这一世界难题,强化了海工钢最关键的抗低温冲击性能指标。目前,项目成果已应用于世界最先进的海洋石油平台——海洋石油982平台、全球最大的天然气项目——北极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全球首座30年不回坞的深海一号等10多个重大工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融湾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晚风
   第08版:科教
报头
科技创新助力赣州稀土产业走向“深蓝”
“延河联盟”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在于都举行
着力打造“尚游”胜地
春风送岗暖人心
图片新闻
如何破解电动自行车管理困局?
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屋场宣讲入民心
赣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