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聚得甘露育桃李,春华秋实又一年。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我市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本报特推出一组先进教师典型报道,讲述他们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感人故事,记录他们甘为人梯、奉献青春的动人篇章,敬请关注。
做学生的摆渡人
——记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蓝水清
她,总是以校为家,迎着朝霞来送走晚霞归,校园里总见她忙碌的身影;她,总是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小时,那是与家长在沟通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她,自1996年任教以来,28载乐此不疲做班主任。2024年,她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首届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就是兴国县第七中学教师蓝水清。近日,蓝水清被评为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
蓝水清常说,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理论的活水、管理的思路、治班的良方。她通过阅读中外教育名著,勇于汲取前人的智慧。每一次品读,都令她如沐春风,她把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的“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幸福”奉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最是书香能致远,她热衷阅读,也带领学生家长共读,创建书香班级。近年来,她相继在国家、省、市级班主任专业刊物登载理论文章,相继受邀赴十余个县、市、区作班主任工作心得讲座。
任班主任工作以来,蓝水清摸索出“组建家委会,借力村委社区,借势往届学生之力”的带班模式。十五年前,那个她曾带去看病的学生,现在成了医院的主治医生,常回校看她并帮她的班级做近视防治讲座;十年前,那个网瘾少年学生,现在成为了人民警察,常来她的班上做防诈知识宣讲,为协同育人助力。
近年来,蓝水清利用假期参加全国性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培训会,向国家级教育名家、专家请教,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视野得到拓宽。2024年,蓝水清被评为江西省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后,顺利招募全省40余名班主任为工作室成员,并开通“江西省蓝水清名班主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相继被评为赣州市最美班主任、江西省初中骨干教师,并选入江西省中小学班主任专家库成员。
有梦不觉天涯远,扬帆起航再出发。展望未来,蓝水清说,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育人初心,在教育杏坛躬耕、勤耕、善耕,铭恩奋进,为学生美好前程一生摆渡,为幸福教育生涯一生摆渡。
师者匠心绽芳华
——记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蒋鸣
蒋鸣是南康区第五中学的体育教师,自1996年从赣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以来,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热忱与专业赢得学生喜爱、家长赞誉和同行认可,成为南康体育教育的一张亮眼名片。近日,蒋鸣被评为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
蒋鸣坚信“育人为本”,用爱心构筑师生心灵的桥梁。20世纪90年代,乡村学校没有标准场地,她就自己画;缺少器材,她就攒钱买。她用仅有的几个篮球、排球点燃学生的运动热情,让寂静的操场焕发活力。
蒋鸣细心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主动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兴趣,为学生建立个人体能档案,帮助他们认识自身体质变化,激发锻炼动力。她善于因材施教,帮助内向的学生融入集体,发现“问题学生”的运动潜能,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学生李卿正是在她的发掘和鼓励下,从贪玩少年成长为校排球队主力,并成功考入重点高中。
作为校体育组负责人,蒋鸣格外重视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她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从不吝啬分享经验。从课题申报到课堂教学竞赛,她全程指导、倾囊相授,帮助游芳、郭树顺等教师获省级奖项。
蒋鸣常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她带领下,南康五中体育组连年荣获全区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第一。身为南康区体育与健康兼职教研员,蒋鸣将发达地区理念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积极推动“体教融合”模式创新,组织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微课堂大赛等多项活动,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蒋鸣推动下,南康多所学校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如五中舞龙、六小舞狮、二小花样跳绳、四小匹克球等,构建出区域体育教育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岁月不改热爱,匠心成就卓越。蒋鸣始终以炽热初心深耕体育课堂,以纯粹匠心雕琢教育事业。蒋鸣表示,她将继续做教育路上的点灯人,照亮更多青年教师和孩子的成长之路,为南康体育事业贡献坚实力量。
默默耕耘育桃李
——记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彭小明
从教近二十载,始终以热忱与担当,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他不仅是学生眼中的引路人,更是许多教师心中的榜样。这就是赣州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彭小明,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近日,彭小明被评为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
自2004年进入赣州市第一中学以来,彭小明始终把提高教学水平视为第一要务。他深入钻研教材,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课堂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提升。
他积极推动教学创新,撰写课例、论文等100多篇(件),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奖励,其中7项获江西省一等奖;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持续为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担任班主任十五年来,彭小明始终以爱心和责任对待每一位学生。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多种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他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状态,多次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帮助困境学生重拾信心。曾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变故产生轻生念头,彭小明多次耐心开导,并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全方位关怀,最终帮助该生走出阴霾,考入理想大学。这样的事例在他职业生涯中不胜枚举。
彭小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高三年级主任,身上肩负着繁重的管理任务,他以身作则,每天早到晚走,深入教学一线,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家校协同,全面提升年级教学质量。2020年,他主动探索线上教学,保障停课不停学,并多次组织召开视频会议,统筹推进教学工作。
作为省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彭小明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多次在“国培计划”等平台开展专题讲座,并参与省、市各级考试命题工作十余次,持续推动区域教育水平提升。他多次被评为赣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荣获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多项荣誉加身,彭小明却初心未改,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用心守护待花开
——记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李金铃
在赣州,有一所特殊的学校——赣州市第十一中学,它是江西省第一所公办专门学校,接收的大多是存在厌学、网瘾等行为偏常的学生。2015年,李金铃从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毅然放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会,选择来到这所学校,投身专门教育。十年坚守,他用爱与责任,重塑迷途青年的人生路。近日,李金铃被评为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
校园玻璃顶上的“以爱育爱”四个大字,是李金铃的教育信念。他认为,爱是教育发生的前提。许多学生来自破碎家庭,心灵蒙尘、行为偏激。李金铃坚持用日常点滴的关怀融化坚冰,重塑信任。学生肖某性格内向,家庭不幸,曾多次发生自伤行为。李金铃没有放弃,每天深入寝室与他交流,陪他就医、为他过生日,通过持续关爱和耐心引导,肖某逐渐打开心扉,最终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至今每年都会回校看望李金铃。
作为体育教师,李金铃善于发现学生特长,借助体育建立自信、引导转变。学生廖某曾沉迷网络、有暴力倾向,但身体素质突出。李金铃将他选入校足球队、田径队,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其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廖某不仅代表学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更考入重点高中,后升读师范院校,如今已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他的转变案例被拍成微电影,激励更多学生。
从班主任到学校班子成员,李金铃不断探索专门教育新路径,参与全市专门教育管理,并代表一线教师参加教育部专题研讨会。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获多项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他积极参与线上课程录制,被评为省“优秀授课教师”。
十年间,他荣获赣州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却始终扎根一线。他说:“专门教育是慢的艺术,我愿做永远的燃灯者,静待每一朵花开。”
李金铃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教育者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专门教育故事。
润物无声守初心
——记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熊小春
廿七载春秋,二十四年班主任生涯,上犹县第二中学教师熊小春始终秉持“用心做事,用情育人”的信念,默默耕耘于教育一线。她不仅是学校的化学教研组组长,更是一位以爱育心、以智引路的党员教师,用专业与温暖点亮学子的成长之路。近日,熊小春被评为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熊小春探索出“三心三导”育人模式,以细心观察、耐心沟通和爱心陪伴,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她曾用一年时间陪伴因学业压力休学的高中生小宇(化名),通过一次次家访、倾听和鼓励,帮助他走出阴霾、重返校园、顺利高考。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二十四年间,她成功转化300余名学习困难学生,所带班级实现“零辍学”。
作为化学教师,熊小春首创“生活化实验教学法”,让课堂与生活相连。她带领学生用食醋除水垢、以紫甘蓝测酸碱,将厨房变为实验室;她研发“微型实验工具箱”,以常见材料替代昂贵仪器,使实验开出率从60%提升至100%。她主持县级化学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14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13名,多项成果获省市级奖并推广应用。
熊小春坚信,教育不仅要走进课堂,更要走进家庭。从教来,她坚持每周两次家访,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累计撰写5万余字。家长们称她为“最懂孩子的人”。曾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意欲辍学,她连续6周上门沟通,协助联系助学资源,最终助其完成学业。
作为一名党员,熊小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自2021年起每周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义务辅导。她创新“1+N”陪伴模式,在课业辅导之外,融入趣味实验、素质拓展,用爱与专业照亮孩子们的课余时光。
廿七载耕耘,熊小春以匠心守护教育初心,以师爱书写育人传奇。熊小春先后荣获“市最美班主任”“市骨干教师”“县十佳班主任”等18项荣誉,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使命与担当。
躬耕杏坛写华章
——记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史方优
三尺讲台映照初心,一方校园承载使命。安远县濂江中学校长史方优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誓言,始终坚守“成就师生、办好学校”的教育理念。他带领濂江中学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中勇立潮头,在深化素质教育中敢为人先,在推进“双减”改革中彰显担当,用数据与温度书写了新时代校长的奋进答卷。学校年年获评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学校管理先进单位”,2023年被评为“全市文明校园”。这位扎根教育沃土的耕耘者,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续写着属于教育人的华彩篇章。近日,史方优被评为2025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提名。
史方优坚信“教育是唤醒灵魂的艺术”。为落实“五育并举”,他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段,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体育、美育、劳动、科技等活动,建设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学校定期举办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他还设计“校长信箱”制度,累计回复学生信件800余封,解决个性化成长问题。他带领教师团队研发“家校共育体系”,家长参与率95%以上,上下和合,形成合力共同育人。2024年,学校入选了江西省第二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创新实践试点学校。
史方优坚持“管理即服务”理念。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传、帮、带示范作用,开展“蓝青工程”师徒结对帮扶培训活动,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通过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实行备课组“捆绑”制,群策群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人文关怀,活动减压。学校注重人文关怀,在重大节日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出“师生幸福当主人”系列工作举措,要求工会摸细教职工个人家庭情况,创建篮协、乒乓球、健身、书画等教工社团。仅2024年,学校老师在各种比赛中,荣获省、市、县荣誉共150项。
(策划:专副刊编辑部 采写整理:记者涂家福 刘元元 特约记者陈小兵 通讯员廖薇 卓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