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好民生暖心事 增强百姓幸福感

  □朱璐璐 魏志扬 刘海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决策部署,结合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最近,南康区东山街道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着力点,将民生实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聚焦停车难、充电忧、出行堵、用水难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倾听民意、精准施策,推动一批惠民工程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破解停车难,化解充电忧

  停车,曾是东山街道书香华庭小区居民的一大烦心事。该小区车位配比不足,居民下班回家得“眼观六路”,绿化带边缘、消防通道旁常被挤得满满当当,剐蹭纠纷、消防隐患成了社区治理的“老大难”。东山街道近期将小区东侧闲置空地改造成能容纳180多个车位的标准化停车场,划车位、通照明,一次性投入使用后,惠及小区5000多名业主,让居民从“抢位焦虑”转变为“停车安心”。

  同样告别焦虑的还有卡洛岛小区等社区的居民。此前,东山街道电动车保有量大,但充电桩一位难求,居民们或把车推进楼道充电,或从阳台牵出“飞线”,安全隐患突出。东山街道组织各村(社区)摸排需求后,清理小区外围杂草堆、推平安置点闲置空地、硬化泥泞场地,搭建雨棚、安装插座,26处智能充电桩带着1100多个充电口迅速“上岗”,让大家充电变得安全又便捷。

  畅通幸福路,守护安全感

  “以前过这桥跟闯难关似的,现在一脚油门就过去了!”家具货车司机老杨的话,道出了东山街道石塘村娄子下新桥通车后大家的心声。这座连接东山铁路以东与龙岭物流园的“咽喉桥”,曾是座服役超20年的窄桥,仅容一车通行,早晚高峰常造成几公里拥堵,且桥体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东山街道将重修桥梁列为头号民生实事,跑部门、争资金,争取到70多万元专项款,于今年初启动施工。6月新桥通车,7米宽的桥面划着清晰标线,新护栏锃亮,还换了节能路灯,通车一个月桥面剐蹭事故零发生,居民通勤时间平均缩短20分钟,成了名副其实的“民心桥”。

  东山北路安置点的居民也迎来了出行利好。该安置点部分道路原宽仅4米,坑洼不平,早晚高峰拥堵不堪。今年6月,街道和社区收集居民意见后启动改造,1400平方米路面全部水泥硬化,并将道路拓宽到6米,重新铺设排水管道,新增8盏路灯,施工时还加装围挡不影响居民出入。改造后,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30%,拥堵时长从2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惠及周边8000多名居民。

  在安全守护上,文峰河畔的变化同样让人安心。此前,文峰河道旁一段路无护栏,孩子追闹、汛期涨水都让居民忧心。今年3月,河边街社区回应居民诉求,请来专业施工队安装了390米长的浸塑工程塑材质护栏,131根立柱嵌入地面12厘米深,底部浇筑混凝土基础,为3万多名居民筑牢了“防护盾”,让大家在河边散步时更具安全感。

  点亮回家路,引来幸福水

  “以前晚上串门得靠手机照亮,深一脚浅一脚,家里老人更是不敢出门。现在好了,这灯亮得跟白天似的!”文峰村村民张大爷的话,说出了东山街道铁路以东7个村(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过去,这些区域一到夜晚就一片漆黑,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东山街道了解情况后,多次夜间实地察看,精准定位照明死角,筹集资金安装了465盏路灯,驱散了黑暗,照亮了村民回家路。

  金鸡社区洋子坑组的村民则告别了“望井兴叹”的日子。该组因地处城市外围,常年未通自来水,居民依赖井水生活,雨季水质浑浊、旱季水量不足。东山街道将此列为重要民生工程,积极争资,施工队昼夜奋战完成600米主管道铺设和入户管网改造,让50多户260多人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通水当天,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居民感慨地说:“这水甜到心里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东山街道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契机,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一步,东山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整治成效,筑牢民生底线,让幸福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工业
   第04版:新松
讲好长征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为赣而战”!赣州队出征吉安
图片新闻
服务直通车 开进敬老院
全市经济加快回升持续向好
办好民生暖心事 增强百姓幸福感
赣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网上拍卖公告
综合信息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