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赣州

班列运木材,家具生产更高效

  □人民日报记者朱磊

  ■编者按:7月16日,人民日报刊文聚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的亮眼成绩,从多个视角深入介绍中欧班列回程货品与沿途机遇,其中特别呈现了赣州相关情况。中欧班列作为联通中外的重要纽带,既让“中国制造”高效抵达欧洲,也为赣州带来了发展新动能。本报现将涉及赣州的内容转载,展现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上的赣州活力。

  “买全球、卖全球”,在江西赣州南康区,依托中欧班列,一个产值超2800亿元的家具产业正蓬勃兴起。

  走进赣州国际陆港场站,一列满载欧洲云杉、冷杉的回程中欧班列正缓缓驶入站台。“以前,南康不沿边、不靠海,一立方米木材从俄罗斯运抵需辗转3个月,成本高达4000元。”国铁南昌局南昌铁路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依托中欧班列,木材进口时间缩短至14天。“通过创新运输模式,回程班列在途时间压缩至12天,较传统海运节省25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该负责人介绍。

  当木材抵达南康,智造之旅随即开启。

  在南康区圣蒂斯堡智能家居产业园内,智能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巨大的机械臂对一块块木板进行切割、封边、打孔,物流小车自动穿梭于立体仓库与加工区……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我们的全屋定制智能化生产线可高效、快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全面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江西圣蒂斯堡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迈文告诉记者,借助智能化生产线,公司3天就能完成一个50万元的订单。

  出口订单制作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又会回到赣州国际陆港,踏上“出海”之旅。“从木材到成品家具,我们实现了72小时极速交付。”赣州陆港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玉芳介绍。

  全国60%的橡胶木、松木交易在南康集散,今日的南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制造基地。依托赣州国际陆港“港口+保税+跨境”联动模式,南康家具“漂洋过海”,频频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先后进入欧美、东南亚、中亚、中东等19个国家,签约海外订单超50亿元。从原木到家具,从内陆到欧洲,南康已经成功构建起集木材交易、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家具企业数量超1万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

  江西团团圆家具有限公司是南康一家老牌实木家具企业,其通过中欧班列运输的外贸订单占公司订单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我们将进一步深耕欧亚市场,持续提高公司外贸总额。”该公司董事长罗海龙信心满满。

  如今,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600列,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原载《人民日报》7月16日1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赣江源
习近平主席《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繁体版在香港书展首发
报头
市委深改委召开第十四次会议
班列运木材,家具生产更高效
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境外媒体记者对话市长活动举行
“客家文化很有魅力”
赣州:丝路上的千年枢纽
“南康家具很有质感”
江西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出实招
赣州气象
南康家具通陆港拓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