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治阳光照万家

——瑞金市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纪事

  □杨琦

  古樟树下,政法轻骑队队员正用方言宣讲法律法规,村民们传阅着《民法典案例手册》;司法局自助终端前,工人通过视频连线完成工伤维权;创业园区内,企业合规研讨与校园模拟法庭同期展开。法律服务的脉络从晨至暮在瑞金城乡间无声延伸,织就普惠均等的法治网络。

  近年来,瑞金市通过精准施策、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服务下沉,打造出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让法治阳光照进千家万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多亏了你们,帮我们追回被拖欠的血汗钱!”农民工代表李师傅等人满怀感激,专门来到瑞金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原来,李师傅等人自2023年起在沙洲坝镇一工地务工,工程结束后,他们却遭遇了工资被拖欠的困境,多次与企业协商,均以失败告终。今年1月,李师傅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瑞金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工作人员在了解到李师傅等人的情况后,迅速响应,立即开启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手续,第一时间指派专业律师介入调查。同时,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机制的优势,联合劳动监察、司法调解等部门,仅用20个工作日,便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帮助李师傅等人顺利追回5.5万元的应付工资。

  近年来,瑞金市坚持“能援尽援、应援优援”原则,通过设立法律咨询专线、组建律师“农民工维权服务团”、开展工地普法宣传等系列举措,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保障”的全链条维权体系,有效破解农民工讨薪难题,近三年来累计为1087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400万元。

  同时,瑞金市精准识别服务对象需求,加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率,建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妇女儿童等特定群体提供定制化、专业化法律服务,还融入心理疏导、法治教育等多元化内容,全方位保障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法律援助触角

  “扫这个码,就能视频连线律师,真是太方便了!”在瑞金市司法局办事大厅,前来办事的刘女士不到十分钟就解开了有关劳动合同纠纷疑问。

  瑞金市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将法律咨询、案件受理、审批指派等环节整合到同一平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等措施,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升受援人对法律援助制度的信任与满意度。

  瑞金市降低法援门槛,扩大法援范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微信平台等技术,引导老百姓通过网络、热线平台获得普惠、均等、便捷的法律援助,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落实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和“就近跑一次”。

  同时,依托瑞金市法律援助中心、18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和24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点,创新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推行法律援助全域通办,群众在乡下就能向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法律援助,高效快速满足群众服务需求,推进法律援助覆盖至低收入群体。

  推动服务端口前移

  “来这里真管用,工作人员很热心。”近日,职工刘某天来到“三师一室”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反映自己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值班律师给出细致的法律指导。

  瑞金市司法局在瑞金经开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和“三师一室”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并派驻律师值班,为职工答疑解惑,提供劳动法律知识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做到服务端口前移,方便职工及时就近获得法律服务。同时在瑞金经开区主要交通路口、公交车站台设置“三师一室”宣传牌,在园区各企业职工食堂、宣传栏等显著位置张贴公示牌和网格服务公示牌,公布法律援助律师联系电话,方便职工随时联系。

  为减轻劳动者诉讼成本,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瑞金市探索开展企业法治“体检”。针对瑞金经开区园区企业,瑞金市司法局干部、律师及法律工作者组成5支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明确工作职责,每支队伍4人至5人,定期深入企业一线宣传法律法规,上法治课,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降低用工风险,并提供法律指导和法律援助等服务,营造人人学法、懂法、用法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八境台
   第04版:瑞金新闻
瑞金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数字赋能新质变 智造引领新未来
文明之光耀红都 发展路上再出发
图片新闻
整治道路隐患 护航群众出行
“小标识”破解基层治理“大难题”
法治阳光照万家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