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都河的吟唱

  □周鸿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波光潋滟,水流平缓,于都河在轻轻地吟唱。县城东门渡口,一座双帆船造型的纪念碑卓然屹立,基座的三幅浮雕生动展示了红军星夜渡河长征的情景。

  2019年5月20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敬献花篮,发出“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召。

  从此,这里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每年接待人数成倍增长。

  一

  钟敏,红军后代,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党组成员、于都县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主任,从事讲解员工作25年,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20余万人。她个头不高,声音甜美,有亲和力。许多人点名请她讲解,钟敏总是来者不拒、笑脸相迎,有时一站就是半天,停下来已是腿脚酸麻。尽管如此,她从未叫苦叫累。

  “比起当年红军长征,我那点苦算什么!”她说,“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钟敏还加入县里的长征源合唱团、长征源宣讲团,走到哪里,就把长征的故事讲到哪里,也把“红色种子”播撒到哪里。

  从纪念馆走出来,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60亩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一条塑胶步行道像飞舞的红飘带,将主题雕塑、望江亭、纪念广场等景点串联在一起,行走其间,听着钟敏的讲解,追忆那段壮怀激烈的历史,一种神圣敬仰的情感在心中升腾。

  看,长征渡口正在上演大型情景剧《告别》。表演者大多是红军后代,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也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们激情满怀,一招一式表演非常投入。军歌嘹亮,党旗飘扬,当父送子、妻送郎、托孤跪别的场景依次呈现,现场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光,置身当年那场悲壮送别,禁不住泪眼模糊。

  二

  当年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的8.6万名红军,分别从东门、南门、西门、山峰坝、渔翁埠等8个渡口出发,留下万水千山的牵挂、日思夜想的守候。如今,这些渡口得到精心保护修缮,周边环境、基础配套设施有了明显提升,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展示区。

  在石尾渡口,曾有一位衣着朴素、满头白发的老人蹲坐在河边,凝视着缓缓流动的河水,陷入沉思。她叫黄文,是外交家、艺术家黄镇的大女儿。

  那是2023年10月16日,黄文和她的丈夫刘海风应邀来到于都参加千人重走长征路暨横渡于都河活动。她的父亲黄镇曾就读于上海美专,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随红五军团长征,以漫画形式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的诸多重大事件,后汇集出版《长征画集》,是记录长征的唯一的形象史料,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在于都期间,黄文向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捐赠《长征画集》,并来到父亲当年走过的石尾渡口,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渡口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在河畔边建了一座体现军民鱼水情的雕塑,一条渔船行驶在波浪间,一面迎风招展的红军军旗下,一男一女站在船头,船工戴着斗笠手握竹篙奋力撑船,身后的女子手持马灯护航,一举一动,栩栩如生。

  黄文和刘海风端详着这座雕塑,神情凝重,脑海里不时浮现红五军团渡河长征时的情景。落日余晖照在两位老人的后背上,剪影成另一尊雕像。

  三

  从于都县城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前行,驱车40多分钟就来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又一重点建设项目——祁禄山19.34公里红军小道示范段。

  红军小道蜿蜒曲折,古木参天、竹林茂密,仅容一人过。穿行在崇山峻岭中,一会儿是落满树叶的土路,一会儿是沾染了鸟屎的石子路。时有溪水淙淙、鸟儿啁鸣,阳光透射进来,摇曳出斑驳的影子。

  穿过野生油茶林,跨过古石桥,爬上坑坳口,步行半个小时,正当汗湿衣衫、口干舌燥之时,一口老井静卧在路旁,让人惊喜万分。它直径不过两尺,深五六米,井水清澈透明,井底长满了水草,像招摇的手臂轻轻摆动。我们蹲在铺着砖头的井沿,用手拂去表面的浮尘,然后拿起放置在井边的长柄竹勺,舀起井水喝起来,顿觉冰凉爽口,一股甘甜润泽心田,一身的疲劳困顿烟消云散。

  井边竖立着一块木板,上书“思源井”三个大字。据说,此井是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时开挖的,村民在此立碑刻字,意在饮水思源,感恩红军,铭记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几年,于都县祁禄山镇围绕红军小道做好旅游+乡村振兴的文章,修建旅游公路,修缮革命旧址,完善配套设施,策划举办音乐节、山货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汤英海是祁禄山镇塅水村人,早年开挖机赚得“第一桶金”,在圩镇建起一栋四层楼房。他种有40亩脐橙和30亩油茶,前几年都为农产品的销售发愁,现今外地游客成群结队从门前经过,他把东西往门口一摆,就被抢购一空,价格还不比市场上低,年收入可达6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汤英海把三楼、四楼拿出来做民宿,交给镇里统一改造和运营管理。“政府给政策,农民来参与,这样的话,镇里的旅游会越来越旺,我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说完,汤英海爽朗地大笑起来,眼睛眯缝成一条线。这笑声里,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一条红军小道,见证过往,连接当下,通向未来。

  这是一条历经曲折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也是一条接续奋斗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科教
   第04版:殷殷嘱托犹在耳 满满幸福漾心间
映山红,赣南红
于都河的吟唱
走在于都大道上
追寻“出发”的脚步
旭日映山红
五月,汗水打湿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