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群
开年之际,江西省委向全省发出号召,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江西落地见效的关键举措。我们要精准领悟省委的工作部署和指向要求,把狠抓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将战略谋划转化为具体行动,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新征程上赢得主动,再创佳绩。
狠抓落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苏区精神的充分体现,我们要把它赓续下去,发扬光大。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依靠狠抓落实,持续攻坚克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进入新时代,我们接续奋斗,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踏上实现强国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依然需要我们增强落实意识,提升落实本领,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高质量答好时代考卷。
狠抓落实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赣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底子薄,差距大,要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达到目标,需要更强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短板,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机遇稍纵即逝,见事早、判断准、出手快、做得好,才有机会获得主动权。党员干部必须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争当事业尖兵。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牢牢把握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准确理解党中央决策部署意图和落实举措,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谋划地区发展,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狠抓落实要有闻战则喜的担当精神。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时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摆在赣州面前的,是实体经济承压明显,科技创新支撑不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需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和治理能力建设还要加强等问题。党员干部要通过理论武装保持清醒和坚定,以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干事创业,将攻坚克难作为履行职责使命、展现自身价值的机遇。各级组织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狠抓落实要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本领。开路搭桥,要知山明水,把基本情况摸清,将问题关键把准,统筹协调好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要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落实,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真实情况了然于胸,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对策、积极化解。要学好用好辩证法,善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赣州这些年的发展,之所以经济增长能稳居全省前列,总量在全国位次不断前移,关键的举措就是大抓工业,“三年翻番,倍增升级”。要强化系统思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基于此,抓落实时要统筹谋划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而且注重推动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就赣州而言,市委提出的“八大行动”,就是建立在对全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深刻考量作出的科学决策,体现的是善抓主要矛盾,更要运用好系统思维加以推进。
狠抓落实要涵养得令即行的工作作风。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更是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行,单单开会、发文件不够,必须落到实处。”现实中,还存在着口号喊得格外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等现象,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并由此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样的顽瘴痼疾,成为事业发展的大敌。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放过老问题也及时察觉新问题,解决好显性问题也查找出隐性问题,解决了浅层次问题还要挖出深层次问题,打赢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要弘扬真抓实干作风,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强化“马上就办”的意识,克服拖延症,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现象,实打实、硬碰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雷厉风行、见底见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攻坚难度大、影响面广、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任务,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抒写现代化建设的赣州篇章。
(作者系赣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