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考核“指挥棒”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

  □邓秀彬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要“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迈上新征程,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上下足功夫,全方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让“考什么”更优化。“考什么内容”往往决定“在什么地方”创新突破,因而,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是发挥考核作用的关键。指标设置要结合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基础特点和工作重点,量体裁衣设置有侧重、差异化的考核指标,构建“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的差异化考核指标,严防“一刀切”“一锅煮”。紧贴新时代要求、紧贴科技创新前沿、紧贴新质生产力大势,建立重点突出、导向鲜明、数据精准的人才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将人才规模、资金投入、创新成果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让各类人才干有方向、评有依据。既设置显绩指标,也设置潜绩指标,通过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考核“标尺”,有效考量人才创新业绩。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让“怎么考”更精准。考核虽在年终,但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考核的触角要延伸到全年。要让“平时考”与“年终评”、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横向、纵向对比,确保考到位。坚决破除搞“一锤子买卖”的简单做法,探索平时考核、半年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逐项细化年度任务,项目化、精准化推进考核。既做好平时考核,又抓好年终考核,严防“平时不了解,年终靠印象”,推动引导人才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要扩大评价主体,采取平时考核、民意调查、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径,让考核考在关键处,考出真成绩、真业绩。要深入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代表、群众代表等现场测评打分,进一步提升考核的实效。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如何用”更有力。考核是基础、运用是关键。将考核结果用好、用活是长久之计,所以,要做好结果运用“后半篇文章”,强化激励导向作用,切实发挥人才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将考核结果与人才业绩等紧密挂钩,通过公示通报、奖优罚劣等举措,倒逼人才创新创业、创先争优。将年终考核结果与“票子”“面子”“里子”挂钩,旗帜鲜明奖优,对于德才兼备、成果突出的人才,及时兑现人才政策,让人才在奖金经费、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健康体检上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在科技攻关上予以大力支持,让人才真切感受到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营造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作者单位:章贡区委组织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时事
   第05版:知行
   第06版:赣江源
   第07版:科教
   第08版:新松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求实效作表率
用融合发展引领智慧时代
以考核“指挥棒”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
以党的自我革命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在狠抓落实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