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历瑞 文/图
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只见一座雄伟壮观的水坝正面有“五渡港水库”五个大字,十分醒目,让人们眼前一亮。清波荡漾拂人醉,一乡人家半乡碧。秀美的五渡港水库,冬去春来风清水碧,鸟语花香,游客漫步其中,好似行走在一个水生态公园。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以水为荣,跟随着春天的脚步,在百花齐放的五渡港水库,人们在这里体验水景融合的水库之美,感受水生态的“绿色福利”。
万千民众“手搓”水库
据1985年版《信丰县志》记载:“五渡港水库位于信丰县城西南30公里的万隆乡石店村,与广东省南雄市界址乡相邻。属小河水上游,主河长22.2公里,集雨面积120平方公里。”这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加上旧社会积贫积弱,国家底子薄,基础设施差,生产力十分落后。万隆山区丘陵资源丰富,出产大米、茶叶等农产品,未修建水库前,这里的百姓生活十分贫穷。“糠菜半年粮,家无过夜米”是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经常出现旱灾,民间流传着一首民歌:“有女莫嫁黄鳝坑,有河有井无水担。担水要带盘餐钱,雪白衣服变黄裳。”可见旱情多么严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一场改天换地的水利大会战在信丰大地展开。来自万隆、小河、正平等地的建设者们,肩挑扁担、手推独轮,脚穿草鞋踏晨露,头顶星月筑长堤。铁锹与箩筐齐舞,汗水共山泉同流,数万民众以最原始的工具,在赣南红土地上书写着现代版“愚公移山”的传奇。
为多快好省地修筑五渡港水库工程,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坚持贯彻自力更生、技术革新的方针,计时间,算劳动,顶任务,有效地推动了工程进度。施工中,技术员干劲冲天,日夜赶制,大搞工具改良,创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做到了“天上飞、地下推、水上运、斜坡溜、拖拉机碾压”,实现了半机械化施工。水库于1958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1961年2月1日竣工,后经过多次除险加固达到现有规模。
文旅融合重塑基因
如果说水利建设改写了自然版图,那么文旅融合则重塑了发展基因。五渡港水库水域面积有3000多亩,湖面广阔、湖水充盈、岛屿众多,被誉为“赣南千岛湖”“江西万绿湖”,具备旅游开发利用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开发利用好五渡港水库资源,2019年开始,万隆乡依托上级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按照“总体规划图、景观设计图等‘五图一书’规划体系”的标准作出了合理规划,充分挖掘库区移民文化、生态渔民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等特色文化,先后投资600多万元用于五渡港水库展览馆建设,西坑渔村、上山坑渔村两个库区移民村庄改造,彻底改变了原先库区村庄的破旧面貌,有效改善了库区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丰富了库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以“生态宜居”为着力点,打造乡村生态观光游和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在“七改三网”的基础上维修改造了18间沿水库老旧民房,新建亲水栈道、旅游公厕、停车场、种植绿化行道树等,高标准打造了石店新圩高乡村振兴示范点,重新打造了青湖水上乐园,新增了阳光沙滩、水上乐园、山地赛车、农家乐、木屋民宿、烧烤摊等集吃、喝、玩、游、购、住、观、学于一体的旅游业态,极大地丰富了万隆旅游的体验感。
五渡港水库是一项绿色生态工程。水库处在丘峦群山之间,山水相依,形成了一个生命活力无穷的绿色生态系统,滋养了万隆、小河、正平三个乡镇的广袤田野和溪水河流,为这一片土地注入绿色血液。万隆山水风景无不得益于五渡港水库的浇灌与哺育。
当地政府于2004年开始为五渡港积极筹措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开发旅游风景区。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休闲旅游产业为引导,积极布局“生态+业态”,将全域绿化、美化、文化和产业化深度融合,努力提升生态建设综合效益,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五渡港水上乐园、渔民新村,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好去处。
2016年,随着锦洪休闲农庄的落成,五渡港的文旅版图再添新彩。这个坐拥双河交汇胜景的生态庄园,巧妙地将20平方公里天然清水湖揽入怀中。游客登临山顶观景台,可见群峰环抱碧玉盘;泛舟水上人家,能赏飞瀑流泉映桃李。百亩果园四季飘香,生态渔场鱼跃人欢,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休闲理念在此完美交融。
以水库渔民文化为龙头、五渡港水库为中心的万隆全域旅游已初具规模,形成铁狮寨森林公园、寨上红石民俗村落、官陂头千亩莲花基地、晟隆生态园(杨梅石斛基地)、西坑渔村、上山坑渔村、石店新圩高乡村振兴示范点、青湖水上乐园、江头古村落、杨边寨老油坊、黄田知青点、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上龙等12个乡村和原生态、纯天然旅游景点,与广东省南雄市坪田毗邻构成了一条相对成熟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每年接待游客达6万余人次,为当地村集体年创收50多万元。
以库为线振兴乡村
近山增底蕴,临水添灵气。被大自然眷顾的五渡港水库,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这里蓝天碧水,山水相连,长约30公里的库岸线点缀着60多处美丽的山水自然风景。站在雄伟的坝首举目远眺,水波潋滟,众多岛屿散落如珠,水域风光秀丽。如今,五渡港水库与铁狮寨森林公园、李庄李氏宗祠、上龙客家传统民俗村落构成了一个集自然景观与人文传统为一体的旅游网格,五渡港水库已成为信丰的一颗文旅明珠。
“都说江南水乡美如画,可现在的江南水乡不仅越来越少,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但万隆乡河网密布,村村相连,水域面积广,五渡港水库就是古韵水乡风貌保存完好的区域。”五渡港水库管理负责人说。
以库为线,以船为梭,泛舟五渡港水库,水上游船经过许多岛屿,穿梭其间,将沿途的众多景观串珠成链,把五渡港水库及周边主要景点变成水上旅游节点,充分展现水库周边农耕种植、水乡野趣、田园采摘、古桥街巷、美食盛宴、文化节庆等不同特色。
“这里不仅是水乡旅游线,更是水乡共富圈。”万隆乡脐橙合作社社长告诉笔者,五渡港水库周围的许多小山头,千亩脐橙林翻碧浪,万株杨梅树缀红珠,既绿化了荒山,又富裕了果农们。把山当作田来作,农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已过不惑之年的曾照来,是土生土长的西坑村人,他当过兵、务过工,2019年回乡后,他看到西坑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决定开一家农家乐,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餐馆。近期,听说万隆乡第六届富硒杨梅暨石斛文化节有美食评比活动,他积极报名参加,他的拿手招牌菜“香辣小鱼干”在全乡几十家特色菜评比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佳特色菜。曾照来开着农家乐,吃上旅游饭,抚今追昔,他感慨说道:“我是移民后代,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要感谢党和政府的致富政策。”
上西坑村的移民后代李芳福,2019年听到家乡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他放弃熟练的泥木工不菲的收入,凭着从小熟悉水性的本领,通过招聘进入信丰县青湖旅游开发公司上班。“公司还组织我们到九江,参加游船安全知识培训,并考取了船员驾驶证。”李芳福说。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李芳福时常要忙碌到晚上六七点钟,但他累并快乐着。
石店新圩高乡村振兴示范点——移民新村,房屋建设错落有致,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呈现出一幅文明、富裕、和谐的美丽新农村的新图景。移民新村79岁的李龙生告诉笔者:“我们搬进移民新村居住,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石店新圩高移民新村,只是近几年来信丰实施美丽移民新村新图景的一个缩影。
“我乡确立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万隆大地徐徐铺展。”万隆乡党委书记王瑜自豪地说。
谁持彩练万隆舞,我见青波水上生。坐上游船,一路碧波荡漾,一路心情舒畅,万隆人民心中的江南梦在这里得以实现。2023年,五渡港水利风景区被江西省水利厅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如今,五渡港水利风景区已成为山水游客的乐园,既是动植物的宝库,又是广大游客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