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温居林)12月5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数字化改革三年行动,围绕“强基础、建平台、抓数据、拓场景”四个方向持续发力,“入企码”“便民码”等一系列数字化特色应用场景相继实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全市综合政务服务水平位居全省先进行列,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云、网、数、端、安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市政务信息系统部署上云,打造“数字大脑”总平台。目前全市共有311个信息系统部署在政务云,市级上云率达100%。“数字大脑”一期自去年上线试运行以来,已累计为13个县(市、区)和15个市直单位的43类特色应用场景赋能360万次。
数据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开展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改革,持续推动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强化应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提升数据支撑能力建设应用,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累计汇聚各类数据16.2亿条,编制发布数据资源目录16673项,挂接资源20321个。开通不动产登记证等电子证照660种,入库量达543.78万张,调用量达709万余次。
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全力推进民意速办改革,整合国家及省、市各类平台诉求入口端,实现多渠道受理,同平台处置。完成中国政府网留言、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等11个平台数据汇聚,进一步缩短老百姓诉求处置周期,目前已受理144万个群众诉求。
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全市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总枢纽”,推动线下办事大厅和线上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网约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许可、不动产登记换证等94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到100%。
政府运行体系不断提升。我市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型与制度规则重塑,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实现政府机构之间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深化统一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建设,迭代升级“赣政通”赣州分厅,逐步实现政务办公全覆盖、基层协同全联通,累计接入一表同享、12345热线、入企扫码平台等202个特色应用。
决策支持体系不断巩固。依托“数字大脑”高标准建成覆盖各领域、各层级、各部门的市县一体化“数字政府”联动指挥大平台,推动数字化建设效能评估,打通全市20个县(市区)、市直部门视频会议系统,强化“数字大脑”决策指挥平台的指挥调度能力,实现各业务领域多端感知、一屏统览、一网统管。
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深入。出台《赣州市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赣州市数字化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支撑能力。完成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设立江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运营中心赣州分中心,对数字政府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态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