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颖
“遇到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算不算欺凌?此时该如何保护自己?”近日,在安远县东江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法治副校长抛出的一连串法律问题,瞬间引发学生们热烈讨论。这一幕正是安远县精准对接青少年法律需求、深耕法治教育的生动写照。
靶向发力,按需送法强实效
近年来,安远县将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度融入“八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与法治辅导员普法作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副校长与法治辅导员立足自身职能,在深入把握青少年思想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融入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法律需求,精心打造分层分类的法治课程——针对低年级学生,将法律学习宣传融入“法治游园会”、法治研学、亲子共读、法治绘画等活动,将法律知识寓教于乐;针对中学生,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旁观庭审、拍摄普法短视频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谁执法谁普法”成员单位的力量,推动“普”“执”互融,将每一次执法当作生动的普法课堂,形成“谁执法谁普法”的闭环管理机制。如安远县交警组织学生参与到交通劝导的工作,对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喊话劝导,做到“普”“执”互融,确保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精准培养,骨干引领共成长
今年,在安远县各大校园,一支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法律明白人”队伍活跃在校园法治宣传一线,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安远县以青少年“法律明白人”培养为突破口,构建起“遴选—培育—实践”工作体系。在选拔环节,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推荐和自荐等多元方式,从校园中挖掘青少年“法律明白人”骨干;在培育阶段,发挥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及“法律明白人”骨干的力量,围绕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专题法治讲座、案例剖析研讨、模拟法庭等,截至目前,培训活动达150场次,帮助青少年深入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并通过打造懂法律、善传播的青少年“法律明白人”队伍,形成“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
多方协同,联动保障护青春
“你好,请出示进店人员登记信息,严禁未成年人入内。”近日,为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安远县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开展夜巡行动,深入排查KTV、网吧等娱乐场所,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当场叫停。这是安远县及时掐灭未成年人违法苗头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安远县积极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援助、事后帮扶”全链条权益保护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场所巡查等工作,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切实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同时,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涉及家暴、虐待等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全程跟踪”,免予经济审查,并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实施全程跟踪,强化监督管理,推行法援案件补贴与案卷质量、满意度回访挂钩机制,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2024年以来,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8件,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该县司法局实施“保密制度+个性化矫正”机制,在严格保护隐私的同时,坚持开展个别教育,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等特殊情况,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助其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