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含炘 周锐津
“快来、快来,老银杏树结了好多好多果子哦,这里真好乘凉……。”清晨,一群孩童欢乐地叫喊。在上犹县双溪乡大石门村,那棵虬枝盘曲、冠盖如云、树龄500多年的古银杏树,早已超越自然景观的界限,它苍劲的躯干下,正悄然生长出新时代乡村文明的根脉与枝叶——“银杏树”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他们以大地为讲台,以家常为话语,让文明理念如叶脉般舒展渗透,滋养着村落的肌理。
“大家围坐前来,快来听哈子当今惠农惠民好政策!”队员吴长英挎着“小蜜蜂”,用亲切的乡音解读政策,将“文件语”转化为“家常话”。古树浓荫之下,宣讲队成员们摒弃高台说教的疏离,以“树下课堂”为原点,让党的创新理论与乡土人情水乳交融。村民如家人夜话般围坐银杏树下,思想的甘霖渐渐浸润他们心田。更可贵的是,这支队伍以“身边事”为活教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法律宣讲、乡风文明、农村种养等政策知识融入“家长里短”,银杏树浓密的枝叶,由此成为连接政策与生活、传统与新知的天然桥梁,树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传播文明的思想热土。今年上半年,大石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30余次,超2600人现场听课。
陈规积习如盘根错节,非一朝可解,唯有以情化人、以理服众。宣讲队员们不厌其烦宣传走访,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清风吹进农家院落,村民手中的可回收物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变成实实在在的日用品。如今,古银杏的绿荫下,曾经麻将桌边的喧嚷,已让位于树影中的阅读分享;大操大办的攀比之风,逐渐被简朴温馨的仪式所替代……一种崭新的乡村气质悄然成形。古树不言,却见证了旧俗的消融与新风的兴盛,仿佛其历经沧桑的枝干也焕发出时代赋予的精神光泽。
古银杏扎根大地百年,守望着乡土变迁,而今日树下吹拂的新风,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新动能。双溪乡大石门这棵“文明树”下,宣讲声与笑语交织,古老的年轮与现代理念共鸣——它已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成为新时代乡村精神家园的象征。当文明之花在银杏的浓荫里持续绽放,这棵参天古木,必将以其生生不息的绿意,见证一个物质丰裕、精神充盈的美丽乡村在新时代沃土上绽放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