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南巧解一起跨省宗坟赔偿纠纷

  本报讯 (记者刘燕凤 通讯员袁小妮 刘腾波)近日,经过九轮调解,全南县成功化解一起跨省宗坟赔偿纠纷,既维护了村民的情感诉求,又保障了企业正常经营,彰显了基层信访干部的智慧与温度,为跨区域宗族纠纷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去年10月,全南县一砂场的铲车司机误将大吉山镇坪头镇村建于清朝年间的5座宗坟当作草坪铲平,引发某姓氏宗亲强烈不满,要求赔偿90万元。这5座祖坟涉及两省三县的多个行政村,宗亲分支复杂,赔偿标准难以统一。面对村民的高额索赔和企业有限的赔偿能力,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因事件复杂,涉及人员较多,事发后,大吉山镇党委成立专班,一方面走访砂场确认责任,另一方面推动村小组成立“祖坟赔偿理事会”,由6名德高望重的宗亲代表参与调解。经现场评估,祖坟数量从5座核减为4座,索赔金额从90万元降至72万元,但双方仍分歧巨大。

  2024年11月,部分村民到全南县信访局反映情况。全南县委信访局组织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法院、公安局及律师进行联合接访,并在接访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借鉴跟信访人反映问题类似的典型案例阐明法律支持的赔偿范围,引导村民理性维权。会后,大吉山镇主要领导多次找到企业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筹措赔偿资金。历经9轮艰难协商,双方就赔偿金额等达成一致并握手言和,签订协议书。

  “这次信访案件的化解,充分彰显了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成效,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这一易激化的矛盾纠纷,生动体现了法治化信访工作的制度优势。”全南县委信访局局长钟传玉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赣州经开区“四个一批”助推重点群体就业
“跑”出来的“单王”
大榕树下话新风
图片新闻
全南巧解一起跨省宗坟赔偿纠纷
起底风险隐患 整治突出问题
一座革命老区陆港的“开放密码”
厚植沃土 “繁花”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