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余书福 通讯员何邦春 肖正庭)“自从创建‘红色物业’以来,感觉各项服务更好了,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让广大居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馨。”近日,家住赣县区城南社区的居民谢明山,说起“红色物业”给社区治理带来的变化,竖起大拇指点赞。
建强“红色”网格服务阵地。赣县区将城区划分为162个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配备专职网格员。为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在每个住宅小区设置“红色物业”议事厅,由社区(村)党组织定期组织社区、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分析研究解决小区物业治理难题。广泛组织党员“亮身份”,模范履行业主义务。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机制,让党员带头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小区治理活动,实现全区物业治理领域党组织全面覆盖、党员全面参与。今年以来,该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3000余人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600余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460余个,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社区吹哨 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由赣县区城市社区管委会牵头,城管、住建、住保、市监、消防、公安、交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形成“城市社区管委会‘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及时受理——限时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机制。各社区在小区显著位置设置“社区吹哨 部门报到”公示牌,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监督电话,为居民咨询、举报投诉和参与监督提供便捷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住宅小区开展巡查检查,收集并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今年以来,已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182处,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桩48处712桩。
强化提升无物业小区服务水平。为解决老旧小区引进物业难和物业管理难问题,赣县区采取财政补贴、鼓励社区组建物业服务企业等措施,提升城区无物业小区物业服务的覆盖面。对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或业主自管并实现“五有”基本物业服务的老旧小区,给予物业服务企业前3年公共设施、设备维护费用过渡性财政补贴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补贴。同时,对市场失灵、自管失效、管理失序等未能实施市场化物业管理和业主自管的老旧小区,积极鼓励国有物业企业或社区组建物业服务企业进驻管理。对业主同意实施物业管理并缴纳物业费的老旧小区,优先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由老旧小区改造中标单位承接改造后的物业管理。
“赣县区以‘红色物业’优秀区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构建‘红色物业’服务体系,激活了社区治理‘新引擎’,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赣县区住房保障安置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