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真 习颖露)“这段时间你们是否还存在食品安全、违规诊疗、违规销售保健品等问题?”近日,赣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联合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我市月子中心规范经营情况开展了“回头看”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后母婴护理服务行业需求日益旺盛,到月子中心等母婴护理机构“坐月子”成为母婴消费新业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托“检察+12345市政务服务热线”协作机制平台,推动加强月子中心新业态的行业综合监管和规范经营,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该案做法写入了最高检发布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年)》。
2023年6月以来,赣州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12345政务服务热线”协作机制平台收到群众投诉的问题线索,通过走访调查、询问、抽检、听证等方式,查明部分月子中心母婴护理经营商家存在食品经营、诊疗活动不规范,违规销售保健品等问题,且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月子中心经营过程中提供了产后照护、诊疗康复、餐饮、住宿等多种服务,其是否依法合规经营事关广大妇女儿童消费者群体切身利益。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月子中心的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容易因监管真空导致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现象的发生。
为进一步明晰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职责,2023年7月21日,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章贡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对督促整治月子中心等母婴护理机构侵害妇女权益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公开听证,听证员、特邀检察官助理和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代表参加听证会。经听证评议形成一致意见认为,从有利于母婴健康和有利于监管的角度综合考虑,月子中心应进一步明确牵头监管部门更有利,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应强化监管联动和信息共享,共同规范月子中心的经营行为。
听证会后,检察机关依法向市场监管、卫健、消防等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和磋商意见书,建议有关职能单位对涉案问题进行查处、责令改正,并开展行业全面排查整治,保障母婴消费者权益。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联合对涉案月子中心开展现场执法检查,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执法监督意见书;责令将保健食品、含有医疗相关的宣传内容下架处理;审核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健康证明10余人次,严格执行食品留样,规范餐具消毒;立案查办非法行医问题2件;对场所内火灾隐患全部责令整改到位。同时,行政机关以点带面,开展行业专项整治,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对全市36家月子中心开展食品安全、广告治理、价格和竞争行为、非法行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责令整改10余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40余份,组织行业140余人参加食品安全线上培训并全部考试合格,发现违法宣传广告行为并责令改正10余条,检测互联网广告4900条次。
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检察院邀请市妇联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实地查看、评估整改情况。参加此次评估活动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宋立强表示:“从评估整改情况来看,涉案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改正,月子中心经营更加规范,母婴消费者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此次整改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近日,以办理该案为契机,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问题,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妇联会签出台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协作机制,针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障、人格权益保障、女职工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反家庭暴力相关制度机制落实等方面,强化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办案协作、宣传联动等协作,进一步加强了妇女权益公益诉讼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