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钟雅欢 通讯员李玲)“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现在山塘坝体不渗漏了,农作物灌溉用水有保障,今年收成稳了。”近日,兴国县社富乡横溪村村民看到修缮一新的蛇形山塘,难掩喜悦之情。这一变化,正是兴国县坚持开门教育,推动作风转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缩影。
此前,该县社富乡干部在入户走访时接到村民反映,称横溪村蛇形山塘存在工程质量缺陷,坝体出现渗漏情况,威胁横溪村防汛安全,影响周边村组农田灌溉。社富乡高度重视并迅速行动,与兴国县水利局组成专项工作组,现场对坝体进行全面细致勘查,精准找出渗漏原因和其他安全隐患。随后,兴国县水利局依据相关规定,对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要求与期限,责令其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
在整改过程中,社富乡与兴国县水利局全程跟进监督,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整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施工单位按照整改要求,增派人力物力,对坝体进行加固防渗处理,修复存在质量缺陷的部位。经过施工,所发现的问题全面完成整改,经专业检测验收合格,蛇形山塘重新恢复正常功能。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兴国县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主动“开门纳谏”,通过开展“县长热线日”活动、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积极畅通群众反馈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确保群众满意,该县积极打造“高兴事、高兴办”“红色代办”等便民服务品牌,落实问题即知即办和交办督办机制,构建“群众动嘴、党员跑腿”基层治理新业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作风新变化。